今年以來,許多投資者的一個直觀感受可能是“錢生錢”越來越難。
A股今年延續高波動與結構分化的態勢,局部雖有機會,但切換較快,而關稅政策、地緣政治等風險事件一度加大市場波動,目前一些問題仍懸而未決。
權益產品賺錢難的同時,低利率環境也在壓縮固收產品的收益空間。
2022年起,國內利率持續走低,存款掛牌利率已經歷多次調降。最近的一次是在5月20日,六大行集體宣布降息,一年期定存利率首次跌破1%。
由上表可見,近年來存款利率的下降反映出利率環境的深刻變化。股票和債券這兩類傳統資產是我們投資理財的主要選項,而如今,股市受宏觀環境與國際形勢影響,波動較大,債市受政策周期影響,空間不斷被壓縮。
這種環境下,如何投資呢?
我們需要在傳統資產之外,找到一些其他的回報源。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思路,是關注一些絕對收益導向的產品。
所謂絕對收益,通俗的講,管理人不太靠天吃飯,不太依賴股市、債市或是其他市場的系統性行情,而是憑本事吃飯,靠自己的交易能力和風控能力持續賺錢。
這樣的產品,在國內主要是CTA、市場中性和套利基金,在全球維度,則一般被稱為對沖基金。雖然種類各異、分類方式很多,但配置意義是一致的:
在傳統資產投資難度加大的時候,這些絕對收益資產就顯現出了更強的吸引力。
以下我們結合具體案例介紹下CTA、套利基金和對沖基金,看一看為什么說它們現在的吸引力較強。
交易期貨波動,賺取絕對收益
CTA的中文全稱是商品交易顧問,也稱管理期貨,管理人靠交易期貨為投資者賺錢。雖然一些CTA管理人也會交易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,但商品期貨是CTA的主要交易品種。
大宗商品的走勢往往獨立于股市和債市,且在黑天鵝事件打壓股市債市時,商品市場可能出現更多的交易機會,疊加商品期貨可以雙向交易,所以CTA基金有可能在傳統資產表現不佳的時期創造較好的收益。
但是,另一方面,由于CTA管理人主要靠交易期貨賺錢,大家交易策略各異,交易能力與風控水平不同,這就使得CTA產品種類繁多且業績分化較大。所以投資CTA產品時,多元配置且嚴選管理人的CTA FOF就成了頗具性價比的投資工具。
我們以某CTA FOF為例,下圖展示了該FOF近兩年來的業績表現。
可以看出2023年下半年以來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中,雖然各類資產波動不斷,但該CTA FOF在回撤控制和收益創造方面均有較好表現。未來在低利率與多變化的投資環境中,CTA資產仍是值得我們關注的配置選項。
套利基金
捕捉定價錯誤,獲取套利回報
CTA管理人主要在期貨市場交易波動賺錢,頭部管理人有能力創造高風險收益性價比的絕對收益。與之類似,套利基金的管理人主要也是賺交易的錢,但交易模式較為特殊。
所謂套利策略,就是利用市場的短期定價錯誤,低買高賣賺錢。例如美股市場突然出現異常波動,某家公司在美股市場的交易價格突然低于它在香港市場的交易價格,那在美股市場買入,在港股市場賣出。如果把握好買賣的數量和時間差,相當于以極低的風險賺套利的錢。
由于市場錯誤定價有限,錯誤往往會快速修復,所以套利策略容量有限,且對投資機構硬件基礎、經驗積累要求非常高。套利策略的門檻很高,而做好套利策略的頭部管理人,則有能力創造高風險收益性價比的回報流。
我們繼續以專注于套利基金篩選的某套利FOF產品為例。由于套利產品有一定的規模限制與投資門檻,且產品挑選難度同樣較高,所以套利FOF也是普通投資者布局套利基金時的重要選項。下圖展示了某套利FOF的業績情況。
由上圖可見,自2021年2月成立以來,該套利FOF年化回報超5%,年化波動約2.5%,最大回撤約3%。在當前低利率投資環境中,套利基金的吸引力持續增強。
對沖基金
策略發展成熟,產品種類多樣
以上主要介紹了國內的一些絕對收益類產品,如果我們放眼全球,則會發現更多的配置選項。
全球對沖策略與基金產品發展更為成熟,以絕對收益定位的產品與策略豐富多樣,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投資選項,是全球頭部資管機構打造的多策略對沖基金。
所謂多策略對沖基金,基金管理人將多種多樣的策略復合在一起。不僅僅是投資股票,也投資于各類債券、商品期貨、外匯衍生品等等。投資地域上也不局限于一國,而是覆蓋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,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機會。
與此同時,為了創造更具競爭力的風險調整后收益,對沖基金普遍注重相對價值和套利類的策略,買入某資產的時候同時賣出某資產,把握交易機會的同時對沖掉難以掌控的系統性風險。
一些經歷了長期策略迭代與組織架構磨合的頭部對沖基金,創造了亮眼的長期業績,以下是一些實例。
上圖統計了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全球多策略對沖基金2013至2024年的風險收益情況。三家管理人的年化回報在10%到11%之間,波動則控制在4%-7%之間,業績長度與風險收益性價比均較為突出。
以上我們介紹了三個絕對收益導向的配置選項,國內的CTA基金、套利基金和全球的對沖基金。
如上文分析,這三類產品也有規模容量、投資門檻、業績分化等方面的問題,但就目前低利率與多變化的投資環境而言,三類產品的吸引力正不斷提升。
當傳統資產投資難度增加之時,我們應尋找、了解、關注更多元的配置選項,擺脫路徑依賴,迭代投資組合,資產配置就是應該因時而變。
風險提示:投資有風險。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。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。相關數據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人請詳閱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,了解產品風險收益特征,根據自身資產狀況、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策,獨立承擔投資風險。
重要提醒:本文版權為好買財富所有,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