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顧整個8月,日股在短期內經歷了巨大的市場震蕩。“黑色星期一”余震過后,日股大幅調整。而后市場情緒回歸理性,日股出現強勢反彈。
雖然短期波動加劇,但拉長時間來看,近十年日股走出了長牛趨勢,2023年以來更是屢創新高,一度領漲全球指數。
在此前的文章中,我們分析了日股的配置價值(日本為何值得投?核心邏輯大揭秘!),今天我們就來進一步了解,哪些因素影響了日股漲跌?對于國內投資者而言,怎樣更好地參與日本股市的投資機會,有哪些投資工具可供選擇?
影響日股波動的主要因素
日本是典型的出口型經濟體,上市公司全球化布局,海外營收占比較高,同時股指又以日元定價,因此日經指數受全球宏觀經濟和日本貨幣政策的影響較大。
回顧去年以來日股上漲的原因,可以發現主要有以下三點:①美國經濟強勁帶動日企盈利修復;②日元大幅貶值推升日股定價;③東京交易所的“日特估改革”。這也對應了三個影響日股的主要因素:
1. 企業盈利
2022年以來,日股上漲最主要的推動力是企業盈利而非估值,樂觀的盈利前景為股市提供了堅實的基本面支撐。
海外收入對日本經濟而言相當重要。近年來,日本GDP與GNI(可以理解為GDP+來自國外的收入凈額)的差值不斷上升,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居于首位。同時海外收入占比也持續增加,根據wind數據,日本海外收入占GDP比重從2000年的2.3%上升至2023年的9.1%。
全球化的經濟效益帶動日企盈利不斷增長。根據日本經產省數據,跨國經營的日企海外子公司營收占比持續提升,1997年這一比例尚不足40%,而近幾年來已經超過了80%。
2. 日元匯率
想必大家仍對7月底日股的大跌“風暴”記憶猶新。當時日股單日跌幅之深,更多歸因于日元套息交易逆轉帶來的沖擊。套息交易之所以成為市場波動背后的“放大器”,也是因為日元匯率對股市不可忽視的影響。
從歷史數據來看,日元匯率和日股走勢呈現較為明顯的負相關關系。
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:一方面,日企的海外業務一般使用美元參與國際結算,如果日元貶值,美元換算的海外營收會相應增長,給企業帶來業績增厚。另一方面,貶值也會讓日元資產成為全球價值洼地,吸引海外資金流入日股。
3. 公司治理改革
去年4月,東京交易所為了提高上市日企的盈利能力和公司治理質量,以提振股價,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。其中包括敦促PB低于1的企業進行披露、設定更高的盈利目標、增加股票回購、強化資本效率管理等等。
在這些政策的推動下,日本上市公司更加注重股東在股票投資上的回報率和股息率,增加了投資者對日本市場的信心,也成為了日股上漲的重要動力之一。
適合日股市場的投資方法
個人投資者想要參與日股機會,較為方便快捷的方式就是通過QDII基金,直接使用人民幣進行投資。目前市場上日股相關的QDII基金共有6只,可以分位三類:①跟蹤日經225指數的被動ETF;②跟蹤東證指數的被動ETF;③主動型QDII基金。
1. 日經225 ETF
日經225指數選取東京證券交易所中成交量最活躍、市場流通性最高的225家上市公司,被廣泛視為考察日本股價變動的指數。目前跟蹤該指數的ETF基金共4只,華安的規模最大。
2. 東證指數ETF
東證指數的成分股也來自東京證券交易所,但數量上包含東證1部(相當于主板)的全部上市公司。相對而言,東證指數在行業覆蓋面上更廣,在各市值區間的分布更均衡,能夠更準確地反映日本市場經濟發展狀況,整體代表性更強。目前跟蹤該指數的ETF僅有一只。
3. 主動型QDII
摩根日本精選股票是國內第一只,也是當前唯一一只聚焦日本市場的主動管理型QDII基金。該基金精選個股進行配置,業績基準為東京證券交易所股價總指數收益率*90%+銀行活期存款收益率(稅后)*10%。
QDII作為公募產品,具有低門檻、申贖方便的優勢,但投資范圍比較局限,近年來更是面臨額度稀缺的問題。對于高凈值投資者來說,QDLP產品同樣是使用人民幣進行投資,但可投范圍更廣,可選策略更豐富,額度設置也更加靈活。此外,QDLP對管理人的資質要求更高,通過QDLP基金,投資者可以獲得來自全球優質管理人的專業服務。
在當前的日美經濟環境下,考慮到日央行和美聯儲未來的貨幣政策預期,日元仍有升值空間,或會對股市造成短期擾動。但中長期看,日本將受益于全球供應鏈的重構,日本的公司治理改革也有利于提升企業質量。從全球資產配置角度而言,日本股市仍是當下性價比較好的選擇。
風險提示:投資有風險,決策須謹慎。文中觀點不代表平臺投資意見,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未經好買財富授權許可,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、引用本文內容和觀點,包括不得制作鏡像及提供指向鏈接,好買財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權利。